您的位置:首页>企业 >

世界速递!加快建设省级创新型县,推动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2023-06-22 13:29:27    来源:中新网安徽


(资料图)

(通讯员 郑伟红 汪诗影)近年来,在省、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,黟县全面落实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,在2023年省级创新型县批准建设的基础上,健全服务体系,完善项目服务制度,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,推动了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强化政策引领,激励企业科技创新

加大政策支持。先后出台实施《黟县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》和《黟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》、《黟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》、《黟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21-2030年)》等政策文件,激励企业招引科技人才;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,鼓励企业科技创新、技改升级;充分发挥财政“杠杆”作用,通过奖励、补助、贴息等形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,2020—2022年共兑现县级科技扶持资金300余万元、争取上级科技支持资金800余万元。重视人才工作。坚持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在工作经费、科研项目、工作条件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,强化人才聚集。采取“柔性引才”模式,实施“博士入企”、“揭榜挂帅”行动,为县内重点企业引进3名博士专家人才、3支高校科研团队。2022年入选省第八批“特支计划”创业领军人才2人,旺荣电子首获省“引才资助”5万元,引进C层次人才1名,玳亚盟多、信达丝线、思贝乔等企业成功入选市“特支计划”“前沿技术创新团队”等人才项目;“五黑区域品牌提升”成功入选省级“百个专家团队下基层”。探索柔性引才新平台。深化创新主体培育。紧密结合“一改两为五做到”、创优营商环境驻企专员服务等活动,大力推进科技入园,宣传科技创新政策,增强部门服务主动性和实效性;2021年玳亚盟多获省研发投入“双百强”奖励,桃源食品、尚义橡塑、思贝乔机器人先后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;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质增效,加强政银企交流对接,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力度,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,达成发明专利质押融资额度2400万元。

强化平台建设,推进企业转型升级

政府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。近年来,全县先后成功申报安徽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、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、国家旅游度假区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,有效提升了县域经济对外影响力,加速了优势产业的聚集和产出,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。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发展迅速。全县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大力开展延链、补链行动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促进关键技术研发。有农生态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,开展有机农业的前沿探索;尚义橡塑借助‘博士入企’的东风,与巢湖学院王小东博士成功建立合作关系,同时与县政府、巢湖学院签订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;与省农科院、中国农科院联合成立黑色食品研究中心、黟县生态农业试验站、黟县教授工作站等创新平台,挖掘企业技术潜力,引领企业创新发展。创新服务平台引入力度加强。引进科技服务机构,为企业走好创新发展的道路把脉问诊开良方,为企业提供技术需求挖掘凝炼、产学研合作对接、专利代理、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费用归集辅导等服务,提高企业研究开发与组织管理水平,目前我县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已达%;发挥好7家企业自主研发中心的作用,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7家,成功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个,省级科技特派团2个。

强化成果转化,提升企业科技水平

注重产学研合作。积极探索“产学研”、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路径,助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。组织相关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、安徽大学、安徽工程大学、安徽农业大学、黄山学院等高校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。目前,全县共有 15 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合作关系,开展合作项目20余项。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获批省级科技项目3个、市级科技项目8个,获扶持资金近200万元。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培育。围绕重点产业,积极面向国内领先、国际前沿、行业高端进行招引,先后引进了鑫创光电、旺荣电子、玳亚盟多电子、有农生态等一批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产出效益好的企业,有效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 1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7%。注重企业自主创新。鼓励和帮扶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及国际品牌,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创建自主品牌、开发专利技术,全县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和产出水平不断提升,目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6件,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;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,商标有效注册量1895件。黟山石墨茶(黟县石墨茶)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申请,已启动“黟县香榧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。

下一步,全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,认真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,深化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不动摇,不断夯实创新的基础、加快“双招双引”、加快打造更高层次的创新平台,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让科技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强大引擎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