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曦:触摸档案33年
在同事们看来,陈曦就像一头老黄牛,每天就知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耕耘。对此,陈曦笑着说:“做热爱的事儿,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,也是一种幸福,我乐在其中。”
陈曦利用数字档案信息系统同步验收档案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一间300余平方米的档案库房里,51列档案架密集排列,9.2万余卷档案整齐码放,而与此仅一墙之隔的数字档案室里,重庆市45个检察院近亿页档案构筑的“数据云”,每天有近千次在线查阅。
从库房到云端,从卷宗到数字,是一条档案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之路。在这条路上,重庆市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科长、三级调研员陈曦已走过了25个春秋。今年2月,陈曦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,这也是重庆政法系统首个获此殊荣的检察干警。
“我只考虑了几秒钟,就决定留下来”
1990年,学绘画出身的陈曦进入黔江区建设委员会工作,并就此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。
8年后,陈曦调入重庆市检察院第四分院,虽然干的还是档案这个老本行,但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。
“那时候还没有电脑,归档全靠一双手。”整日埋头档山卷海,陈曦下足了绣花功夫——整理、编号、裱贴、打孔、缝订、装盒,半年时间就改变了档案缺装具、缺人管、缺制度的现状。连档案盒上的号码章也盖得很整齐,像是机器处理的一样。日积月累,陈曦摸索出一套务实管用的“档案经”。
“真做事,才能学到真本事。”这是父亲经常勉励陈曦的一句话。“我父亲是一名水利工程师,常年在条件艰苦的深山修水库、建电站。我能吃苦、爱探索,就是受父亲的耳濡目染。”陈曦说。
经验越来越丰富,工作越干越出彩。2011年,陈曦被选调到重庆市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。几年后,适逢司法体制改革,一个晋级转岗到业务部门的难得机会摆在陈曦面前。在很多人看来,转到业务部门不仅相对轻松,且待遇也能提高。“我只考虑了几秒钟,就决定留下来!”陈曦说。
为什么选择留下来?在同事们看来,陈曦就像一头老黄牛,每天就知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耕耘。对此,陈曦笑着说:“做热爱的事儿,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,也是一种幸福,我乐在其中。”
“以‘小步快跑’方式啃下了‘硬骨头’”
“此前基层院档案管理不规范,有的甚至是驾驶员兼档案员。”黔江区检察院档案员冉海燕是陈曦的老朋友。
冉海燕说,当年陈曦一个院一个院跑,手把手指导档案人员统一卷皮标准、完善统计台账、规范录入程序,改变了基层院检察档案标准不一、管理混乱的状况。“刚开始有人不理解,觉得她是没事找事、嫌麻烦,后来大家才体会到规范化的便捷。”
自2011年开始,重庆市检察机关业务档案“回扫”成了最让陈曦操心的事。早在2006年,重庆市检察院就已研发出档案管理统一应用系统,但想要跨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门槛,必须完成所有库存档案的数字化,即录入文件目录、扫描案卷材料并导入数据库。
“面对‘卷多人少’的实际,全市检察机关52名档案员以每年回扫10年档案的‘小步快跑’方式,最终啃下了这块‘硬骨头’。”陈曦感慨道。
“在回扫过程中遇到问题,我都会打电话给陈曦,她总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。”冉海燕说,“早年的检察档案纸张较脆、笔色繁多、手写字迹复杂,每天最多只能回扫几十卷,扫完还要仔细核对修改……”2017年初,重庆市三级检察院130余万卷库存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。
同年,重庆市检察机关开始正式推行案件质量网上评查。“以前开展案件质量评查,我们要抽调人员到5个分院、45个基层院现场翻卷评查,一轮下来至少需要2周,甚至1个月。”重庆市检察院检察九部负责人说。
推行网上评查后,重庆市检察院就能随时随机调卷进行“云评查”。截至目前,该院已网上评查案件2.92万件次,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“跑腿”、评查不“跑路”。
“除了不会写代码,其他的我都能学会弄懂”
从规范化到信息化,从信息化再到数字化。陈曦46岁那年,又扛起了该院创建数字档案室的重担。可才推进两个月,研发就“卡了壳”。
“研发技术团队对检察档案不熟悉,导致系统功能与预期规划误差较大,这也逼着我一定要‘懂行’。”陈曦埋头扎进达标资料里,一点点“啃”下数字档案室建设国家标准和架构理论,摸清吃透24个基础模块400余项系统功能。
研发初期,陈曦每次提出疑惑,工程师解释后总会加一句“你不懂”。“啥不懂?除了不会写代码,其他的我都能学会弄懂!”她不服气地回答。这道“研发门槛”绊不倒陈曦,她开始泡在学习软件上“恶补”。从系统设计到页面交互、项目管理,凡是与研发相关的内容,陈曦都不放过。
“原本操作页面上的按钮和表格四处分散,既缺乏效率也不美观,完全达不到我的要求。”由于经费有限,没有软件页面设计人员,陈曦就运用所学美术专业知识,指导改进页面排版和色彩使用,提升用户体验。
“除了注重登录页面的布局等细节外,陈曦对档案送审与归档流程节点的把控也非常严谨。”丁工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工程师,在他看来,陈曦与之前接触过的档案员都不一样:“她是个完美主义者,干工作充满激情,每个细节都要‘抠’到底。”
“那段时间,我白头发也长出不少。”陈曦形容整个研发过程就像“西天取经”,历经11个月攻关,她带领技术团队突破重重困难,最终研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。
2021年12月23日,重庆市检察院通过验收成为检察系统首家省级数字档案室。从上世纪90年代1.3万卷库存纸质档案,到三级检察院171万卷、9147万页电子档案,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管理。依托数字档案室,重庆市检察院率先实现电子文件自动整理归档、全文检索、在线利用、多维数据分析等功能,更探索出一套有辨识度的数字检察档案管理标准体系。
“目前,数字档案信息系统与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已实现数据对接,办案检察官可在线归档,一键生成案卷封面和移交清册案卷。”陈曦说。该院检察业务保障部负责人表示:“这些来自数字档案中的元数据,还具有采集时间长、数据量大、数据标准统一的优势,能够广泛服务各种数字检察应用场景。”
“我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开发,让档案发光”
“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对就是不简单,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。”陈曦多年前看到这句话,就将其作为座右铭。重庆市档案馆信息处负责人说:“触摸档案33年,陈曦仍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听说我们研发了专题数据库,她就迫不及待要学。”
聊起档案工作来,陈曦也是滔滔不绝,“我计划根据‘四大检察’业务特点和办案人员不同需求,推出像‘早餐包’一样的档案产品。”“检察档案是一座富矿,我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开发,让档案发光。”
“陈曦的想法,比很多‘90后’‘00后’还要新。”丁工说,“每次去先进单位考察学习回来,她总会冒出一些新‘点子’,刷新我的认知。”
匠心虽无言,飘香自久远。2021年,陈曦拿到了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从事档案工作30年荣誉证书。因工作成绩出色,陈曦获评重庆市检察机关“双先”表彰先进个人,荣立个人三等功,并入选重庆市档案专业人才库。今年2月,她还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,成为重庆政法系统首个获此殊荣的检察干警。
“我将拥抱数字浪潮,努力以档案数字化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,用一颗匠心点亮档案之光。”采访的最后,陈曦告诉记者。
[版面编辑:李君瑞] [责任编辑:谢思琪]关键词:
相关阅读
-
陈曦:触摸档案33年
在同事们看来,陈曦就像一头老黄牛,每天就知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默默 -
迪士尼概念 迪士尼概念股龙头
迪士尼概念迪士尼概念股龙头迪士尼概念今天或能火上热度,已经在里面发 -
2023安徽淮南市直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...
根据《2023年度淮南市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公告》规定,现将2023年淮 -
获数百万美元资金,3D打印肉公司Steakho...
3D打印技术加持的细胞肉行业,迎来一个新进展。SteakholderFoods烹制的 -
从胶膜到HJT,阿特斯通吃模式启动
8月2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阿特斯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。这将是 -
铁岭道路交通攻坚除隐患
本报讯8月8日,铁岭召开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,深入贯彻全 -
周鸿祎:希望超级AI帮助人类解决常温超...
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能源自由,那么人工智能这棵科技树最终是长不下去的。 -
荷兰破获史上最大规模毒品走私案,查缴...
10日荷兰当局宣布“创纪录”查缴逾8吨可卡因后,鹿特丹港海关负责人... -
伊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(暴雨)IV级应急...
伊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(暴雨)IV级应急响应对煤矿产量的影响金十期货8 -
12岁儿童可以注射奥美拉唑吗
12岁儿童可以注射奥美拉唑的,但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奥美拉唑属于 -
暑期天文馆每日客流达万人次 小小“蓝...
小小“蓝马甲”带观众遨游太阳系(主题)北京日报讯(记者牛伟坤实... -
内蒙古察右中旗:油菜花烂漫绽放 丰收在望
8月9日,察右中旗田间地头的油菜花烂漫绽放。初秋时节,位于内蒙古自治 -
8月8日华北地区苯酐市场走势上涨
8月8日华北苯酐市场价格走势上涨,场内邻苯法苯酐主流报价为8600-8700 -
科技赋能城市治理 驻马店全力打造“未...
目前,市城市大脑视频中台已对接12345热线、雪亮工程系统和智慧城管等 -
雷军:小米MIX Fold 3采用全新“龙骨...
8月10日,小米官方宣布,其新款产品小米MIXFold3将采用全新的“龙骨转 -
油田图书馆有剪纸课
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,总能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。 -
本科三批2021 本科三批院校
1、肯定有用。2、(颁发国家承认的学校毕业证书,若修够学分该三本院校 -
出口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汽车工业换道领先
出口跃居世界首位中国汽车工业换道领先,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前7个月外 -
郑州楼市新政能否成为房屋消费的新拐点?
郑州楼市新政能否成为房屋消费的新拐点? -
主营核酸检测的海普洛斯赴港IPO 百多安...
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71次审议会议于8月7日召开。解读新商业的